新闻中心
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用“矛盾论”看透投资本质大部分股票的投资机会都是“小趋势+均值回归”,长期无方向的随机游走,大部分指数都会回归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速。
,打开K线强;趋势并不代表强弱,红利低波指数2016年以后的趋势性明显强于2016年以前,尽管年化收益还不如以前。
本文我想从一个非常中国化、大家也很熟悉的方——“矛盾论”的角度,重新梳理长线投资和长期趋势。
以前学,有一句话大家应该都记得“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十九大之前官方定义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矛盾的结果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之前的矛盾是阶级矛盾,所以要“以阶段斗争为纲”。
报告就提出了,但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直到十二大后伟人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才重新确认这个主要矛盾,为改革开放扫清障碍。
,比如企业经营要实现利润,无论是卖产品还是服务,无论是整合供应链还是完成组织架构,都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
那什么是对立统一?市场经济中,最普遍的就是买家和卖家围绕价格的矛盾。买家希望价格便宜,卖家希望价格贵,你赚的多,我就赚的少,这就是对立,但大家都需要达成交易,这就是统一。
,白酒企业想要挺价,就要控制发货量,就会影响营收,反之,想要财报好看,就要往渠道压货,价格就容易下跌,到底是要挺价还是放量,价与量的权衡就是白酒企业的内部矛盾。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也是对立统一的,酒企基于内部矛盾选择压货,这个压力会传导到外部,如果外部环境很好,结果是跟着渠道一起做大市场份额,体现的是内外矛盾的统一面;如果外部脆弱,市场环境不好,往往导致渠道价量矛盾爆发,体现的是内外矛盾的对立面。
,所有的酒企面临的矛盾都差不多,矛盾有特殊性,每一家酒企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梳理某个市场、某家公司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行业普遍性和企业独特性,是评估投资机会的第一步。
3. 长期增长:解决了“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产品性能要求与市场上少有能持续升级性能的产品的矛盾”
,就算你赚了一笔,但不代表你下一次还能赚到,矛盾是很容易看错的,而且就算你看对了,股价买贵了,最后还是亏钱中欧体育,这就是短期矛盾的弊端。
量化投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短期矛盾长期化”,量化寻找价格“偏离—回正”的机会,虽然机会短,但矛盾是人性导致的投资行为偏差,具有普遍性,会重复出现,可以用程序化大量捕捉,所以可以“长期化”,但它也会面临策略终将永远失效的问题。
投资价值的特点与矛盾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科技股的爆发力强于消费股,但消费股长牛股多于科技股,是因为
科技行业的矛盾是刚性的,边界明确的,高端芯片被卡脖子后,要国产化,它上游无数的环节,都有不同的供应能力与需求的矛盾,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次阶梯式的小爆发,但问题一旦解决之后,这个矛盾会迅速“普遍化”,变成价值量不大的矛盾。
所以我在星球里一直认为,如果国产替代真的兑现了,那股价就到顶了,大家忽然发现卷王又卷到新领域了,光伏锂电的悲剧要重演。
这不光是中国产能过剩的传统,就算是英伟达的芯片也很难长期保持垄断地位,特别是在重大迭代的时候,作为“护城河”的CUDA生态,很可能成为被时代绕过去的“马奇诺防线”,英特尔的今天,就是英伟达的明天。
但AI技术如果真的突破,那现在的股价就是起点,因为后者与生活工作等消费场景直接相关,而消费龙头往往建立在此类持续性的矛盾之上。
《善恶经济学》中有个观点:“消费者购买了某件商品,理论上说,他需要的物品总数应该减去一个。而实际正好相反,
“我消费,故我在”,消费并非纯粹的满足需求中欧体育,更是芸芸众生证实自我存在价值的必要环节,大家都会抱怨非理性消费,反对“消费主义”,但消费永远需要一定程度的非理性。
巴菲特在阐述华盛顿邮件的投资价值时说:“一家典型的报社可将旗下发行报纸售价调高一倍,而仍保有百分之九十的读者”,这个观点是从生意的角度阐述了媒体的独特价值,消费者对媒体的需求,表面上是信息,本质上是价值观。
媒体的核心用户总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一群人,为了维持自己认同的价值,他们对媒体的需求是稳定甚至不断上升的——生活向下,需要从价值观上给自己活下去的信心,生活向上,需要从价值观上解释自己的成功,生活平淡,需要价值观赋予想象力。
为了找到自己稳定的用户,媒体总是需要稳定的价值观立场,需要基于某一立场,不断对观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而不会轻易去抢其他媒体的不同价值观的用户。
所以这种供应矛盾是长期的,处于永无止境的解决之中,这也是巴菲特有一段时间一直对他持有的媒体股情有独钟的原因。
投资机会有大有小,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是主要矛盾。投资的“顿悟”就是忽然发现了主要矛盾,这比列出“十大投资逻辑”更重要,
,只要价格不被管制,供大于需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一部分产能退出,产能退出导致价格回升。大部分供需矛盾的解决时间长短,取决于产能退出与进入的速度,价格多大程度被管制,以及是否还有中间商的“牛鞭效应”,所以它只能成为次要矛盾。
企业抓住某个下游需求放大的窗口上产能,利用规模效应获利成本优势,利用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只要没有达到该企业管理能力的上限,这个矛盾与发展的过程就会持续。
巴菲特在1985年结束伯克希尔纺织部门营运时,解释道,一匹能数到十的马是匹了不起的马,却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一家能够合理运用资金的纺织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纺织公司,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企业。
,而是另一种全新的媒体。纸媒的衰退,是因为现在用户可以比以前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其实是信息茧房)
另一种变化是主要矛盾无法解决,甚至陷入僵局时,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出现新的可以解决的主要矛盾,成为发展的动力。
在2023年下半年停止加息到今年7月出现明显的降息信号,这一年多的时间,美联储进入无法解决的矛盾,维持高利率甚至加息,有可能损害经济,过早进入降息周期,可能让通胀卷土重来,前功尽弃,这就是矛盾的僵持阶段。
高利率环境对通胀不利,对经济不利,因此,表面上通胀陷入胶着中欧体育,甚至有滞涨的风险,但时间越长,变化的天平就越倾向于降息,而市场价格既包括预期,也包括现实。
并且,当时又刚好爆发了AI,让市场找到“能解决的次主要矛盾”,科技巨头一骑绝尘,吸引了大部分资金,保住美股长期向上的趋势,同时又压制了制造业、地产链和消费行业的估值,使整个市场的估值始终保持在较高但没有泡沫的状态中。
回到国内宏观的判断也是如此,我在知识星球从去年四季度判断3000点“底变顶”,建议仓位转移到核心红利,并在今年的上涨和风格动摇期仍然坚持以上判断,就根据:
投资靠的是复利的力度,复利不在乎收益率而在乎盈利的持续性,只有那些长达几年、十几年的大趋势才会带来盈利的持续性,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扫一扫关注我们